湾区西牛清远州进广麻竹笋,尝鲜

西牛麻竹笋,敢为天下“鲜”。笋湾初秋八月正值西牛麻竹笋丰产之际,广州此时的清远区尝竹笋肉质最为细嫩、水分最为充足、西牛鲜进味道极为甜美,麻竹被誉为“蔬中第一珍”。笋湾
为给广大食客送上秋日中的广州“第一口鲜”,近日2024年清远西牛麻竹笋·尝鲜季推介活动走进广州市北京路,清远区尝在南农·粤品汇设起西牛麻竹笋湾区品鉴点,西牛鲜进将泡椒笋片、麻竹红油笋丝、笋湾清水原味笋等多种口味的广州麻竹笋产品带到羊城,供市民游客现场尝鲜。不少市民通过参与“趣味投壶”等小游戏,赢取了丰富的西牛麻竹笋产品,引起广泛围观、跟风挑战,不少人直呼“为西牛麻竹笋折腰”。
这是清远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打造五大百亿农业产业,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一次创新尝试。据清远市农业农村局介绍,2024年清远西牛麻竹笋·尝鲜季推介活动将与广州、深圳、佛山等多个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同步联动,打造一系列西牛麻竹笋湾区品鉴点,将2024年西牛麻竹笋的“第一口鲜”送达湾区市民的餐桌和舌尖上。
西牛麻竹笋广州品鉴点吸引众多市民围观了解品尝。
此次西牛麻竹笋广州品鉴点率先开“尝”,深圳、佛山顺德两地也将陆续开放现场品鉴。
“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笋,一口就爱上!”来自贵州的黄女士说,西牛麻竹笋的口感,跟她平常吃的笋大不一样。“这些笋可以买吗?我想多买点回去吃。”祖籍广西、定居广州的陈女士是第一次听说西牛麻竹笋,这份新“鲜”让她一品倾心,于是她马上联系供货商家,想要多买一些。清远本地人张先生则表示,他们全家人都爱吃西牛麻竹笋,平常买菜做饭经常会买,家里的小孩也最喜欢吃竹笋小零食。
广州市民品尝西牛麻竹笋。
西牛麻竹笋是清远五大百亿农业产业之一。其中,清远英德市被评为“中国麻竹笋之乡”,麻竹笋种植面积达80.81万亩,是全国麻竹笋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交易量最大的地区。英德市西牛镇作为麻竹笋的核心产区,全镇种植面积超20万亩,荣获“中国优质食用笋基地乡镇”“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等称号,“西牛麻竹笋”“西牛麻竹叶”已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笋节一响,黄金万两。2023年,清远全市麻竹笋产业综合产值达66.94亿元,同比增长55.67%。全市有两千多家农业经营主体从事麻竹笋产业发展,带动1万多户农户参与种植,超13万人从业致富。据清远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西牛麻竹笋产业综合产值有望突破百亿,将为清远农业朝着千亿级产业阔步向前提供重要助力。
西牛麻竹笋,蔬中第一珍。为满足消费者多元食用需求,清远市以西牛麻竹笋为原料,打造有鲜笋、酸笋、笋干、即食笋(红油笋、泡椒笋等)、清水笋、盐渍笋等传统优势产品,并研发了鹅笋煲、鲍鱼笋、酸笋鱼等预制菜。
此外,麻竹笋不仅好吃,还具有相当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含有丰富的粗纤维、蛋白质、十八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胡萝卜素比大白菜含量高1倍多,且具有清热化痰、益气和胃、利气通水、利膈爽胃等多项功效,多食有助消化、消滞、益寿延年。
8月26日,2024年清远西牛麻竹笋·尝鲜季推介活动将在清远正式启动。届时活动将邀请中国烹饪大师现场推介西牛麻竹笋,邀请粤菜名厨将现场烹饪西牛麻竹笋一桌菜,发布西牛麻竹笋尝鲜新品,打造一场全民参与、全民关注的西牛麻竹笋尝鲜盛会,诚邀各地市民共剥笋衣、共品笋味、共赏笋宴。
撰文:曹童童
摄影:胡港涛
来源:南方农村报
相关文章
- 今日,大盘全天维持红盘震荡,沪指涨超1%,深成指、创业板指午后涨幅有所回落。盘面上,酒店、机场航运、汽车整车板块涨幅居前,游戏、传媒、脑机接口概念板块跌幅居前。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报3243.98点,涨2025-05-11
阴阳师百闻牌高效上分阵容搭配指南式神卡组组合推荐与实战技巧解析
在阴阳师百闻牌的竞技环境中,合理的式神组合与卡牌运营能力是突破段位瓶颈的核心要素。将从版本环境分析、主流阵容构建、实战技巧三个维度,为玩家提供系统化的上分指导。2025-05-11- 在风云手游的复杂战斗生态中,"混元袋"作为高阶玩家必备的战术装备,其价值远超普通道具的范畴。这件融合了道家阴阳理念的奇物,以独特的资源转化机制和战斗辅助能力,成为改变战局的关键要素。将从系统逻辑和实战2025-05-11
地下城与勇士手游气功师刷图PVP双修加点指南 最新技能搭配与竞技场实战推荐
职业定位与双修核心逻辑2025-05-11- 近日,清华大学恢复对社会公众开放暑期校园参观,时间从7月8日持续至8月6日,周一除外。开放日入校时间为9:00至11:00,14:00至16:00。校园参观实行网上实名预约,参观者从指定校门出入,预约2025-05-11
- 通神榜作为一款融合仙侠世界观与多线叙事的角色扮演游戏,其核心任务系统以复杂的选择机制和隐藏条件著称。其中「弃暗投明」作为改变剧情走向的转折型任务,因其对角色阵营转换和后续剧情解锁的重要影响,成为玩家重2025-05-11
最新评论